兒童讀經教育理論基礎

台中教育大學語教系 副教授 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  王財貴

 

1. 認定各民族的文化是相容的,提出「全盤化西論」:

各民族的文化都是都是人類共同的智慧遺產。每一民族應盡自我文化的傳承之責,進一步對其他民族文化吸收與開創。所以中國人此時應效法古人吸收印度文化的氣魄,全盤「化西」。「化西」是健全自己,並通過自己的努力,把西方「消化」進來,充實自我的生命內蘊,以造福民族後世,並貢獻於全人類。

 

2. 認定經典在文化傳承上的重大意義:

「經典」之所以為「經典」,其重要特色是發自人性,超越時空。不管要承繼自我傳統,或要吸收外來文化,其簡捷的進路,便是直接從各民族的「經典之作」中,去汲取其民族的文化源頭活水。

 

3. 認定文言與白話的相容性,而「文言文」之文化傳承功能有其不可替代性:

「文言」本來就是從「白話」提鍊出來的,而且文言文乃是白話文的基礎。而要增長文言能力,「經典」正是最佳的教材,因為「經典」本身就是最醇正的文言文範本。經典又是人文理想的薈萃,並且是民族智慧的源頭,因此,「讀經教育」將同時具有增進語文能力、培育人文教養、契接民族智慧的三種功能。

 

4.    認定「文言文」之易教易學性:

有關語文的學習,最重要法則的是多接觸多熟習。由大量長久的接觸中,自然培養出語文的親和力與敏感度。中國人學習中國的文言文,本是很容易的。千古如斯,無勞舉證。

 

5.    認定兒童是「讀經」最適當的年齡:

如上所言,因為語言的學習是愈早愈好,文化的熏陶也愈早愈有其潛移默化之功。所以及早讓兒童接觸涵義豐富的「經典」之作,對其一生的文學素養的蘊釀,及人格智能的陶育,是具備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的。

 

6.    認定「兒童讀經教育」教法的簡易可行性:

基於對兒童心理的確實認識,為順應兒童學習的天性,「兒童讀經教育」的基本方式是「只求熟讀,不必求懂」。老師只是依照文句,教他「讀」;而兒童也只是「跟著讀」、「反複讀」。這樣,老師便很容易「教」,兒童也很容易「學」。

 

7.    認定「讀經」的「潛能開發」功效:

高程度的語文學習,不僅語文能力立即提升,其影響所及,將帶動心智之全體發育。所謂「潛能開發」,於「讀經教育」中,最易證實。所謂「課業減壓」,實施「讀經教育」,是真正無害的減壓良方。

 

8.    認定「讀經」的「品德教育」功能

所謂「道德」、「品行」、「性情」「氣質」……等等重要的人格成素,是不能用一般的知識教育的方式來教的。乃是從「陶冶」、「熏習」中得力。讀經,正有深度熏陶之功。

 

9.     認定「讀經教育」觀念的可拓展性:

依照「讀經教育」的基本理念,在不增加教學負擔之情況下,可以方便地拓展至其他鄰近相關的教學項目,而與之相輔相成。

其最明顯者,有以下五項:

1「音樂讀經」。

2「美術讀經」

3「外語讀經」、「外文讀經」

4大量識字與博覽群書

5母語教育。